海运是全球贸易的主动脉,集装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但今年以来集装箱突然告急,有物流公司甚至无奈地感叹,“以前是箱找人,现在是人找箱”。那这些“消失”的集装箱去了哪里?
当然,集装箱并没有真的“消失”,只是周转效率下降了。“集装箱供需格局由出口需求、新箱投放、旧箱回流三者共同决定”,前期旧箱回流大幅下降打破原有平衡,是导致集装箱出现短缺的根本原因。
“现在许多集装箱要么是在海上‘漂’着,要么就是在港口‘堆’着”,今年以来北美洲和欧洲的部分港口拥堵较为严重,船到港后无法卸箱,导致集装箱无法周转。此外,部分国际港口的实际吞吐能力无法处理过多集装箱,导致很多集装箱滞留在港口。
根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,截至去年12月19日,国际海运标准集装箱的产量已经达到548万TEU,年底预计可以突破550万TEU,往年这个数字平均是200万TEU.2021年集装箱制造企业对新箱加大投产,目前新箱库存也回升到历史较高水平,有70多万TEU。
集装箱不再短缺
数据显示,中国的集装箱制造业在2021年新造集装箱量已经打破了历史纪录—全年生产718万个20英尺集装箱,比2020年增长130%,与上一个纪录年2018年相比,增长了62%。
集装箱产量创纪录的同时,价格也出现了创纪录的飙升,更凸显了供应链崩溃之际需求的巨大强度。工厂新造集装箱的价格一度接近4000美元/TEU,是历史平均标准的两倍。
但现在,集装箱工厂的产量和新集装箱的价格都在下降。
集装箱需求可能“软着陆”
对于市场担忧的产能过剩问题,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 一般而言,集装箱使用寿命约15年,之后通常会按照二手集装箱出售市场情况予以出售。2021年集装箱需求旺盛,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况,出租率持续维持高位,二手箱出售量相对减少。
不过在全球贸易保持增长的情况下,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不会发生。很多集装箱已经两年没有‘旧箱淘汰’了,疫情过去之后,商品也会重新淘汰出局。综合来说(行业)肯定会有转折,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高景气度,但也不至于“断崖式”往下跌。
这个回调过程可能是一个平滑的曲线,主要原因是,新冠疫情这两年,集装箱航运需求旺盛,集装箱需求量大,大部分航运公司基本停止或减少淘汰旧箱的步伐,部分旧箱“超期服役”。疫情结束后,这批旧箱肯定是要淘汰的。全球目前有超过4000万个集装箱,一般每年淘汰5%左右的旧箱,也就是每年200万个,届时积累了两年、超400万个旧箱淘汰换新需求,可以替代目前空箱流转不畅带来的新箱需求,让需求曲线平滑转换。